据报道,2025年7月,立陶宛边境的装甲车扬起漫天尘土。这是二战后德国首次将整建制战斗旅(约4800人)永久部署海外——5月22日的驻军仪式,悄然撕开了欧洲安全格局的一道裂缝。不到两个月后,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面对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镜头,抛出一颗震撼弹:“如果俄罗斯袭击北约,德军已准备好击杀俄军士兵。”这番带着血腥味的宣言,像匕首刺破了战后德国精心维持的军事克制形象。
德国战车轰鸣的背后,一场危险的战略转型正在加速。皮斯托里乌斯刻意强调“凭借实力谈和平”的逻辑,恰恰暴露了柏林的政治焦虑。美国正强力推动北约盟友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%,这对福利负担沉重的德国而言不啻为一场政治豪赌。防长的“击杀宣言”,恰似为军费暴涨量身定制的舆论炮弹——当“俄罗斯威胁”被挂在嘴边,议会里的反对声和街头的抗议浪潮似乎都该为国家安全让路。
德国国防部长(资料图)
莫斯科的回应简短而锋利。7月14日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以九字定音:“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。”这绝非寻常外交辞令。当“危险”一词从俄罗斯人口中掷向德国,二战记忆的幽灵瞬间在欧陆上空盘旋。1941年纳粹铁蹄踏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场景,此刻化作外交暗语里的历史警钟。俄罗斯的潜台词很清晰:一个挣脱道义枷锁、重拾进攻性军事姿态的德国,比任何导弹更令人警惕。
展开剩余57%耐人寻味的是,这场“狠话交锋”发生在微妙的战略迷雾中。就在7月初,德国军方曾炒作所谓“中国军舰激光照射德军机”事件,结果被中方事实核查戳破。当渲染外部威胁成为政策工具,皮斯托里乌斯对俄强硬表态的客观性同样令人存疑。北约需要“怪物”维持凝聚力,而德国需要“威胁”推动扩军,这种危险的合谋正把欧洲拖向深渊。
德国国防部长(资料图)
立陶宛驻军与德国防长宣言构成一组刺眼的信号灯。前者突破《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》对境外用兵的限制,后者公然谈论“击杀俄军”打破语言禁忌。当“军事克制”从国家信条沦为过时标签,德国政治精英显然在押注一场豪赌:通过展示武力重获大国地位。历史却在冷笑——上一次德国追求“平等对话靠实力”的实践,将半个欧洲化为焦土。
俄方“危险”论断的深层逻辑,直指当前欧洲安全困境的病灶。当北约不断东扩至俄罗斯门前,当德国战车重新碾过东欧平原,所谓“威慑”正在异化为自我实现的预言。佩斯科夫6月就曾揭露北约本质:它需要不断制造假想敌来证明巨额军费合理。如今德国主动扮演急先锋,恰让俄罗斯的讽刺成为现实注脚。
德国国防部长(资料图)
欧洲大陆的和平钟摆正在发出刺耳的吱嘎声。德国防长轻描淡写说出的“击杀”,俄罗斯用九字回应点破的“危险”,本质上都是锈迹斑斑的历史齿轮重新咬合的征兆。当军事手段再度压过政治智慧,当安全诉求沦为军备竞赛的遮羞布,柏林与莫斯科的隔空交锋或许正是新风暴的序曲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人类对冲突魔盒的健忘症,永远是和平最大的敌人。
发布于:江苏省蚂蚁配资-最靠谱的炒股杠杆平台-股票配资平台的行情-场外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